发布时间:2024-12-24 04:09:13 来源: sp20241224
中新网 济南3月15日电 (记者 赵晓)从北京故宫到上海黄浦江,从河北金山岭长城到陕西西安古城墙,从黑龙江雪乡到海南西沙群岛……近来,中国各地网友争相以家乡地标性景观为题材,二次创作“课本封面”,演绎“中式美学”。
翻开“课本封面”,忽现“浪淘风簸自天涯”的黄河,又现“造化钟神秀”的五岳之尊泰山,还有“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西湖、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的滕王阁……网友们把“江山如此多娇”嵌入其中,“一不小心拍到课本封面”“如果课本封面会动”等话题刷屏社交媒体,并在持续更新中。
山东滕州微山湖被设计成“语文课本封面”。房起凯 摄“课本封面”掀起的“热风”,也为各地文旅部门打开宣传推介的“窗口”。
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“流动的封面”上晒济南趵突泉、青岛浮山湾、东营黄河口等旖旎风光,引网友建言“出一本VR鲁版教材”;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则用丰富的“语文封面”展现郑州商都遗址、开封清明上河园等人文景观,网友喊话“浅浅期待河南出一期历史课本封面”。
与此同时,济南、泰安等地市文旅局也纷纷以课本封面形式打开城市四季美景,唤醒公众藏在课本里的记忆。一位网友在分享济南“课本封面”时写道:“开学了,我在济南不小心拍到了语文课本。当济南风景变成语文课本封面,真的毫无违和感。”
济南趵突泉被设计成“语文课本封面”。济南市文旅局供图 王琴 摄登文公古台,跨越千年与孟子、滕文公对话;观龙泉古塔,沉浸于“浮屠峙玉”的美景中;泛舟微山湖畔,枕万顷荷花如梦……滕州市文旅局拍出“课本封面”,邀客到“三国五邑之地,文化昌明之邦”饱览“古滕八景”。
滕州鲁班锁雕塑融入“语文课本封面”。刘顺鸿 摄步入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,领略林海茫茫;置身弥河国家湿地公园,观“鸟界国宝”东方白鹳演绎水墨画卷;漫步宋城,赏花样翻新的非遗展演……当潍坊青州遇上“课本封面”,适配度拉满。
青州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设计成“语文课本封面”。潍坊青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随着公众创作设计热情攀升,“课本封面”从语文课本逐渐拓展到历史、地理、美术等教科书,不仅霸屏城市文旅宣传页面,还流行于各大高校的网络平台,被在校师生、校友广泛转发,在网上引起一波“回忆杀”。
山东师范大学校园风光被设计成“课本封面”。山师供图此外,还有许多记录点滴生活的照片登上“课本封面”,恋人牵手、亲子出游、朋友聚餐等,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碎片时光,框上“课本封面”后,瞬间流淌书香气、怀旧风。
“课本封面”何以持续斩获流量?
“这背后是文化、情感和旅游发展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。”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李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近几年,“新中式”风格爆火,国风国潮备受追捧,大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持续增强,使得越来越多人重新审视和欣赏“中式美学”,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。
在李辉看来,“课本封面”与近期同样火“出圈”的马面裙、潮汕英歌舞等一样,激发了中国人对“中式美学”的情感共鸣,彰显当今社会对古典美学的怀旧与推崇。“从教育层面看,课本封面‘出圈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。通过欣赏封面里嵌入的自然人文风光,学生们能更好地提升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。”
山东师范大学满园春色被设计成“课本封面”。山师供图“更深层次地观察这个现象,它实际上还从侧面反映现代人对‘诗和远方’的深切追求。”李辉说,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人们常被各种琐事和压力困扰,渴望逃离城市喧嚣,寻找一片宁静和美好的天地。而出现在“课本封面”上的山光水色,恰好成为这种情感的寄托。
从文旅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认为,各地借“课本封面”东风,争相晒出特色文旅资源,是在利用课本教材能唤起集体青春记忆的情感价值点,开展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,是“网红效应”的延展。“这种造势方式主动性强,与人们强烈的出游需求相吻合,但形式略显单薄。”
王晨光表示,旅游宣传和营销是两个概念,宣传重在吸引客户注意力,让他们关注城市形象,而营销的核心是要引导客户产生消费冲动,通过购买产品形成深度体验。
“各地文旅部门在创作‘课本封面’的过程中,不妨让创意宣传落脚到引导游客消费和发展产业上,多思考如何把产品、服务等与其相连接,如点击图片或视频就能跳出相应的出行攻略、观光路线,为城市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。”王晨光建议。(完)
【编辑:李岩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