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12-30 22:09:54 来源: sp20241230
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(记者杨虞波罗)今日,中国气象局在2024年9月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《极地气候变化年报(2023)》。
年报介绍,南北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,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多种气候资料分析表明,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,极端事件频发,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:
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,整体呈东-西区域差异大、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。2023年,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-31.86℃,较常年略高0.05℃。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年均气温持续快速上升,2023年有3站秋季气温创历史第二高、7站创历史第三高记录。7月7日极夜期间,南极点气温一日内飙升40℃,由-74℃增温到-34℃。东南极则出现冷异常,7月中旬至8月末,南极大部地区连续发生4次极端寒潮,维多利亚、威尔克斯等区域13个观测站点创造有观测以来最冷记录;威德尔海A23a冰山脱离冰架,面积达4000k㎡,成为世界上最大冰山。
北极地区增温放缓,仍经历了1979年以来最暖夏天,整体呈“陆暖海冷”分布。1979至2023年,北极增温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(0.18℃/10年)的3.4倍。2023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-9.19℃,较常年高0.97℃;春、夏、秋、冬四个季节的平均气温为-12.74℃、4.52℃、-7.09℃和-21.14℃,其中秋冬季节严重偏暖;按照区域来看,环北冰洋大陆地区特别是加拿大北部、巴伦支海-喀拉海沿岸,2023年偏暖幅度达到2.0℃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加拿大北部地区异常高温少雨,导致严重干旱,诱发了持续5个月的野火,造成巨大损失;6月26日,格陵兰冰盖最高点气温达到0.39℃,超过了零点,造成冰盖大面积融化。
南极海冰持续快速减少,再创消融记录,引起全球关注。2023年2月21日,南极海冰范围低至1.788×106k㎡,再次刷新2022年最低记录;特别是,南极海冰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保持低位,年累积海冰范围远远低于历史记录。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最极端的事件之一。
北极海冰继续减少,但减少速度有所放缓。2023年最大范围为14.62×106k㎡,是历史第5低值,最小范围为4.23×106k㎡,是历史第6低值;受春季海洋气温影响,北冰洋海冰开始消融较晚,夏秋季高温导致冻结也同样推迟。
南极臭氧洞形成提前且持续时间明显延长,北极臭氧总量高于历史平均。2023年南极臭氧洞提前了10天形成,9月21日达到单日最大面积2.6×107k㎡;受汤加火山喷发物质输送影响,南极平流层云偏多,使得南极臭氧洞持续到12月20日关闭。同时,北极极涡偏弱且平流层气温较高,抑制了北极大规模臭氧损耗,使得臭氧总量偏高。
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与全球变化趋势相似,均呈稳定的上升趋势。相对于2021年,极地地区大气主要温室气体平均浓度均有所升高;2022年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4.40ppm、1857.87ppb、334.72ppb和10.78ppt;北极大气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20.12 ppm、2004.02 ppb、336.08 ppb和11.28 ppt,其中,南极和北极地区六氟化硫较2021年平均浓度分别上升 0.38 ppt和0.42 ppt,均为历年最大增幅。
(责编:杨虞波罗、高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