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1-10 10:19:19 来源: sp20250110
寒假以来,在湖南省长沙市科大佳园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站活动中心,一个“科普游艺宫”吸引着周边很多中小学生。“快乐钓鱼”、虹吸实验……琳琅满目的科普装置前,学生们三五成群,或观看几位老爷爷、老奶奶做实验,或跃跃欲试参与其中,不时传来欢声笑语。
“这些装置都是我们的队员自己动手制作的,很受学生们欢迎。”眼前的热闹景象,让80岁的国防科技大学退休教授杨昂岳一脸笑意,“许多学生称我们是‘神奇老人’。”
杨昂岳担任现任队长的“老兵科普队”,成立于2007年,现有的几十名队员平均年龄超过80岁,都是从国防科技大学科研教学岗位退休的老专家、老教授,有着丰富的科技知识和文化底蕴。
“搞科研和搞科普可不是一回事。”杨昂岳介绍,最初组建“老兵科普队”时,用什么样的方式让青少年对科技知识感兴趣,他们颇费了一番心思。
“开展科普活动需要教学用具。你看,用来演示虹吸现象的水盆,是我家的洗菜盆。”杨昂岳介绍,为了让科普生动有趣,队员们纷纷利用身边的材料,自己“研发”科普装置,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了解科技知识。
有了教学用具,还要讲究教育方法。队员张俊科回忆,第一次面对科普队队员进行试讲,他边演示边说:“孩子们,这个用二进制一算就明白了。”还没等他展开细讲,现场“听课”的队员们就打起了岔:“小学生不懂二进制,用你搞计算机的那一套不太合适……”
给小学生演示电子积木、神奇气浮球,为高中生讲解激光打靶、转子发动机……一次次思维碰撞中,“老兵科普队”队员不但摸索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类施教的办法,还调整了讲课语言,力争做到通俗易懂、妙趣横生。如今,“科普游艺宫”共设置了5大类170多个科普游戏项目,涉及电子、机械、光电等领域。
除了打造“科普游艺宫”这个“固定阵地”,考虑到边远山区学生接受科普教育条件有限,队员们对百余个科普装置进行便携化改造,装上“科普大篷车”,来到山区学生身边。
“他们早上5点就起来了,整理好十几个大箱子的科普装置,每一个小零件都精心贴好标签。几个小时的车程里,一直小心翼翼地用手护着。”一位军休站工作人员这样描述“老兵科普队”队员前往山区小学的场景。岳阳、株洲……一到目的地,队员们就张罗着把课桌拼起来,摆上各类科普装置,学生们一下子就围过来。
“你们看,我把这个透光孔堵上,灯就灭了。我把手拿开,又亮了……”如同变戏法般的实验,让围观的学生伸长了脖子,沉浸在科学体验里。
“我们每次去,教室里、走廊上都站满学生。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,学校有时候会把课堂搬到操场上。”张俊科说。
除了新奇的科学实验,学生们还喜欢听“神奇老人”讲科研故事。87岁的张俊科,退休前在学校教授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。科普课堂上,他将我国研制“银河”系列巨型计算机的艰难历程娓娓道来,带领学生们重温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,感受不断腾飞的中国速度与永不褪色的“银河精神”。
让队员们深感欣慰的是,参加过“老兵科普队”教育活动的一些学生,长大后选择投身军旅,或戍守边疆,或潜心科研,在各自岗位拼搏奉献。看着当年播种的一粒粒“种子”破土而出,他们感受到多年来不遗余力开展科普活动的意义所在:“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科技人才,更是热爱祖国、热爱人民的科技人才。”(席方丹 徐 鹏)
(责编:代晓灵、刘圆圆)